跳至主要內容

爬樓梯真的會傷膝蓋?醫師破解迷思:這樣動關節更健康

最新研究顛覆認知!爬樓梯其實能「養膝蓋」

你是不是也聽過這種說法:「爬樓梯是傷膝蓋的笨運動」?就連許多骨科醫師都這樣勸告民眾。但復健科醫師要告訴你完全相反的真相——科學研究證明,正確運動反而能延緩關節退化!

三大關鍵破除「傷膝迷思」

1. 肌肉才是關節保護傘

當我們強化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,上下樓梯時70%的衝擊力會被肌肉吸收。最新運動醫學研究發現:

  • 每增加10%腿部肌肉量,膝蓋壓力減少25%
  • 持續運動者軟骨厚度比久坐者多1.3倍
  • 肌力訓練可刺激關節滑液分泌

2. 停止運動更危險

美國運動醫學會追蹤7萬人長達7年發現: ✔️ 跑者膝關節炎發生率比常人低34%
✔️ 每週爬500階樓梯者髖關節更健康
✔️ 運動組體重平均少5-8公斤,直接減輕關節負擔

3. 疼痛分數管理法

復健科醫師獨創「疼痛指數運動法」:

  • 0-3分:可繼續運動(例:微酸感)
  • 4-6分:降低強度(例:改走斜坡)
  • 7-10分:立即停止(劇痛需就醫)

受傷後維持運動的3大密技

▍交叉訓練神奇效果

腳踝扭傷改練上肢?最新發現練手臂重訓竟能維持下肢30%肌力!原理在於:

  • 刺激全身生長激素分泌
  • 促進受傷部位血液循環
  • 保持運動習慣的心理效益

▍智能調整運動強度

膝蓋積水別躺平!復健醫師建議:

  1. 急性期(前3天):冰敷+輕度關節活動
  2. 亞急性期:游泳/騎健身車(阻力調低)
  3. 恢復期:穿戴護膝漸進增加爬坡角度

▍新時代復健觀念

「絕對休息」已過時!2023年國際骨科學會最新指引:

  • 每天至少保持50%原運動量
  • 優先選擇低衝擊運動(橢圓機/深水跑步)
  • 搭配震動訓練機維持骨骼密度

醫師親授護膝動作

靠牆深蹲改良版(適合膝蓋術後患者):

  1. 背部貼牆,雙腳與肩同寬
  2. 緩慢下滑至100度膝彎曲(非90度!)
  3. 保持骨盆前傾,感受大腿後側發力
  4. 每天3組,每組15下

進階版可加彈力帶於大腿增加外展肌訓練,研究顯示可減少膝內翻壓力達40%!

這些情況真的要小心!

雖然運動多數時候能護膝,但出現以下症狀要暫停: ⚠️ 關節紅腫發熱
⚠️ 晨僵超過30分鐘
⚠️ 行走時突然「軟腳」
⚠️ 夜間持續鈍痛

醫師提醒:50歲後每年應做「關節超音波檢查」,早期發現軟骨磨損可透過PRP增生療法治療,配合運動能恢復9成活動能力!

分類:運動健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