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骨刺症狀全解析!不開刀也能改善?醫師教你預防與治療秘訣

骨刺到底是什麼?原來年輕人也會中招!

骨刺形成原因大公開

骨刺其實是骨頭自我修復的結果!就像機器用久了會生鏽,我們的關節每天承受壓力,軟骨磨損後骨頭會自己長出「補丁」。特別是下面這些狀況最容易引發:

  • 姿勢不良:低頭滑手機、駝背辦公超過1小時
  • 過度使用:搬重物、久站櫃姐、運動員
  • 體重過重:膝蓋承受壓力是體重的3-5倍
  • 自然老化:40歲後軟骨含水量減少50%

身體出現這些警訊要當心

初期症狀(容易被忽略)

  • 早上起床關節卡卡
  • 變天時腰特別痠
  • 久坐站起瞬間刺痛

嚴重症狀(快就醫)

部位 具體感覺
頸椎 手麻到握不住杯子
腰椎 腳底板像踩在針氈上
膝蓋 爬樓梯聽到喀喀聲

特別注意! 如果出現大小便困難或下半身突然無力,可能是骨刺壓到脊髓,要立即掛急診!

治療方式怎麼選?醫師圖解說明

保守治療(8成患者適用)

  1. 復健三寶:熱敷→電療→牽引,每天做2次
  2. 打針吃藥:類固醇治標,最多打3次/年
  3. 運動治療:游泳最推薦,水壓能減輕關節負擔

手術時機(最後手段)

☑️ 吃藥復健3個月沒改善
☑️ 肌肉萎縮瘦一圈
☑️ 半夜痛到醒來
☑️ 影響排泄功能

手術類型比較表 方式 恢復期 適合部位
微創減壓 2週 腰椎、膝蓋
人工關節 3個月 髖關節
脊椎固定 6個月 頸椎

日常預防5大招

  1. 姿勢矯正口訣:手機舉高、電腦墊高、椅子靠腰
  2. 飲食補充:每天吃1把杏仁+1碗深綠色蔬菜
  3. 簡易運動:靠牆深蹲(膝蓋不超過腳尖)
  4. 體重控制:BMI超過24風險增2倍
  5. 工作防護:久坐族每30分鐘起身倒水

醫師小提醒:骨刺就像關節的求救訊號,與其害怕開刀,不如從今天開始調整生活習慣。超過60%患者改善姿勢後,疼痛感都會明顯下降喔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