👶 寶寶夏日皮膚危機!三大問題完整解析
台灣夏天又悶又濕,小寶貝的皮膚整天紅通通?新手爸媽別慌張!這篇教你辨別3種最常見嬰兒皮膚病,連醫師沒空說的居家處理細節都整理好了!
🌞 第1種:痱子&濕疹|黏TT汗水的陷阱
🎯 好發位置
- 像戴項鍊的脖子皺褶處
- 米其林寶寶的手腳關節窩
- 喝奶流汗的臉頰與胸口
🚨 症狀特徵
- 晶痱:像小水珠的透明顆粒
- 紅痱:會刺癢的紅色丘疹
- 濕疹:脫屑+摸起來粗粗的
🩹 改善方法(超詳細版)
-
黃金3清潔原則:
- 每天洗3次溫水澡(水溫摸起來涼涼的)
- 用按壓代替擦拭(毛巾要選100%純棉)
- 洗後5分鐘內擦乳液(鎖住水分超重要!)
-
藥物使用技巧:
- 痱子膏要薄擦,厚塗反而阻塞毛孔
- 抗組織胺藥膏避開眼周&嘴巴
- 破皮時改用抗生素藥膏(記得先問醫師)
-
環境控制密技:
- 冷氣開26度+循環扇(溫差別超過5度)
- 穿洞洞裝材質(認明吊牌有標示吸濕排汗)
- 推車加裝冰涼墊(但別直接接觸皮膚)
🍼 第2種:尿布疹|屁屁保衛戰
🔥 危險信號
- 出現衛星狀紅斑(周圍散落小紅點)
- 皮膚摸起來發燙
- 換尿布時寶寶哭到憋氣
💊 分階段處理
嚴重度 | 處理方式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輕微發紅 | 擦氧化鋅膏 | 每次便便後補擦 |
中度潰瘍 | 用低劑量類固醇 | 連續使用不超過3天 |
合併感染 | 加抗黴菌藥膏 | 要與類固醇間隔1小時 |
👶 屁屁護理5要訣
- 洗屁用熟水(煮沸過放涼)
- 曬屁股每天10分鐘(早上9點前)
- 尿布黏貼留一指寬
- 戒尿布訓練時機(連續3天沒疹子)
- 母奶神奇用法(擠幾滴塗在患部)
🌡️ 第3種:蕁麻疹|來去無蹤的風疹塊
🆘 急慢性差異表
類型 | 持續時間 | 形狀特徵 | 觸感 |
---|---|---|---|
急性 | 2-24小時 | 地圖狀膨疹 | 摸得到邊界 |
慢性 | 超過6週 | 點狀紅疹 | 皮膚溫熱 |
🚫 過敏原追蹤法
- 做飲食日記(記錄前6小時吃的東西)
- 拍疹子變化影片(給醫師看擴散速度)
- 檢查沐浴品成分(避開SLS界面活性劑)
💉 用藥安全須知
- 抗組織胺選新一代(比較不會嗜睡)
- 類固醇藥膏擦7天要停3天
- 打疫苗前暫停用藥(需與醫師討論)
📢 醫師特別叮嚀
-
戒抓癢神器:
- 1歲前戴純棉防抓手套
- 2歲後玩冰敷玩具轉移注意力
-
洗澡地雷:
- 水溫超過38度❌
- 用香皂洗全身❌
- 泡澡超過10分鐘❌
-
衣服選擇:
- 領口標籤要剪掉
- 新衣先泡小蘇打水
- 洗衣機每月清潔橡膠圈
最後提醒!如果出現黃色分泌物或發燒,24小時內一定要就醫檢查喔!